鐵道之路 標誌

中國北京・上海車站拍攝

這是於中國北京與上海車站所拍攝的照片。中國的車站在列車發車時間接近時才開始檢票,當時若要進站送客,需在售票窗口出示乘車票後購買入場券。筆者出示公司名片並說明希望參觀,經過多次交涉後,才得以購得入場券進入月台。然而,如今由於爆炸恐怖事件及新冠疫情影響,許多車站已停止販售入場券,僅為攝影目的而進站已變得十分困難。(拍攝:2007年)

北京站 CRH2型電動列車

北京站 CRH2型1 北京站 CRH2型2
北京站 CRH2型3 北京站 CRH2型4

CRH2型是中國鐵道部(現中國國家鐵路集團)引進的高速列車「和諧號」之一,以日本的新幹線E2系為基礎設計。由川崎重工提供基本設計,中國南車四方(現中車四方)進行量產。車體改以中國製鋁擠型材一體成形,電裝與控制系統在技術移轉後採用中國國產化部件。月台上可見的廣告為「北京石景山樂園」,在2007年時因其與迪士尼世界觀與角色相似而引發話題。

北京站 CRH5型電動列車

北京站 CRH5型1 北京站 CRH5型2

CRH5型是中國高速鐵路「和諧號」系列的一種車型,以義大利菲亞特(後併入阿爾斯通)之「彭德里諾」系(ETR600系列)進口車為基礎,由中國北車長春軌道客車公司(現・中車長客)在地化生產,並於2007年開始營運。車體採鋁合金結構,作為輕量化的高速電聯車設計。驅動方式為VVVF變頻控制、三相誘導馬達驅動;車體斷面略小,外觀保留部分歐洲規格的影響。

北京站 東風(DF)4型柴油機車

北京站 東風(DF)4型柴油機車1 北京站 東風(DF)4型柴油機車2
北京站 東風(DF)4型柴油機車3 北京站 東風(DF)4型柴油機車4
北京站 東風(DF)4型柴油機車5 北京站 東風(DF)4型柴油機車6
北京站 東風(DF)4型柴油機車7 北京站 東風(DF)4型柴油機車8

東風(DF)4型是代表中國國鐵的大型柴油機車。1969年於瀋陽鐵路局的大連機車車輛工廠試作,1970年代起在全國各地大量量產;製造單位包括大連、戚墅堰、資陽等多家工廠,系列總數超過4000輛,為中國數量最大的柴油機車族群。

早期的DF4為客貨兩用的通用型,搭載16V240ZJ柴油引擎(定格功率2940kW),採電力傳動。車體具流線造型,初期塗裝以綠色配黃色為主。其後依性能與用途細分,陸續衍生DF4A、DF4B、DF4C、DF4D等多個改良型。

北京站 東風(DF)4D型柴油機車

北京站 東風(DF)4D型柴油機車1 北京站 東風(DF)4D型柴油機車2

東風4D型(DF4D)是東風4系列中針對旅客牽引最佳化的改良型,於1990年代後期問世,長年在各主要幹線牽引長距離旅客列車。主要由大連與戚墅堰等工廠生產;在既有DF4、DF4B實績基礎上,強化高速域的穩定性、可靠性與維修性。為滿足幹線旅客列車對高速性能與定時性的需求,DF4D在控制、制動、冷卻與輔助機械等旅客規格上均有加強。

北京站 東風(DF)7C型柴油機車

北京站 東風(DF)7C型柴油機車1

東風(DF)7C型為入換/調車與短距離貨物牽引為主而開發的柴油電力機車,屬東風7系列的改良型。延續既有機車的可靠與易維修特性,進一步提升低速大牽引力與黏著性能,以及編組場的操縱便利性。由大連等主要工廠製造,在全國廣泛使用。針對長時間連續入換作業,配置微速控制與耐久的冷卻/輔機系統;同時也可因地制宜投入地方幹線與支線的短距離貨運牽引,展現運用彈性。

北京站 東風(DF)11型柴油機車

北京站 東風(DF)11型柴油機車1 北京站 東風(DF)11型柴油機車2

東風(DF)11型於1990年代登場,為長距離旅客列車牽引的主力柴油電力機車。承襲東風4系列的經驗,強化高速行走穩定性、輸出與維修性;在中國各地的非電化幹線或部分電化區間,長年牽引快速/特快等客車列車。主要由戚墅堰(現・中車戚墅堰)生產。面對廣大非電化區對高定時旅客輸送的需求,DF11相較前型提升輸出與高速適性,適合牽引長編成旅客列車。

北京站 韶山(SS)9型電力機車

北京站 韶山(SS)9型電力機車1 北京站 韶山(SS)9型電力機車2
北京站 韶山(SS)9型電力機車3 北京站 韶山(SS)9型電力機車4

韶山(SS)9型為1990年代末問世的旅客列車牽引用交流電力機車。由株洲電力機車廠(現・CRRC株洲電力機車)主導研製,1998年完成試作,量產至約2006年,總數約200輛。軸式Co-Co(六動軸),定格功率約4,800kW,最高速度170km/h。著重高速域穩定性與黏著性能,適合穩定牽引長編成客車,電制動可靠並利於長時間高速運轉。

北京地鐵西直門・東直門站 電車

北京地鐵西直門站 電車1 北京地鐵東直門站 電車1

西直門站的H439為北京地鐵13號線使用的DKZ5型列車。13號線自北京市北部東西向呈大環狀連結,軌距1435mm、全長40.9km,採第三軌直流750V電化。該車由北京地鐵車輛廠製造的6輛固定編成,具鋁合金車體與VVVF變頻控制。東直門站的S418則為1號線使用的DKZ2型列車。1號線為北京最早(1969年)通車的地鐵,連結苹果園(Pingguoyuan)~四惠東(Sihui East)間30.4km,軌距1435mm、第三軌直流750V。此車為鋼製車體6輛編成,採斬波控制。北京地鐵於2017年前已在所有地下車站設置月台門;早期的1、2號線為確保通風採用半高式欄柵(APG),其他路線多採全高式月台門為標準。

上海站 東風(DF)4D型柴油機車

上海站 東風(DF)4D型柴油機車1

上海的東風(DF)4D型0139屬初期型,與北京的3000番台(後期型)DF4D外觀不同:車側連續小窗、散熱百葉為較短分區面板排列,且車頂機器配置也異於後期型。中國機車塗色除扶手、踏板等安全標示(黃黑警戒帶、反光材等)有規範外,並無全國統一配色標準;但歷來有一定傾向——由早期以綠色為主,演變為旅客用多見藍+奶油色、貨運/入換多見橙與紅系;近年量產電機常見紅+灰(銀)系形成系列化形象。

上海站 東風(DF)7G型柴油機車

上海站 東風(DF)7G型柴油機車1

東風(DF)7G型是東風7系列的發展型,針對編組場入換(編解列)與短距離貨物牽引最佳化。延續DF7/DF7C的可靠性,同時提升低速黏著、微速控制與維修性,配置可耐長時間連續入換的冷卻與輔助系統,具備穩定的低速牽引能力。設計上重視在港區與工業專用線的機動性,必要時亦可投入支線在地貨運。

上海站 東風(DF)11型柴油機車

上海站 東風(DF)11型柴油機車1 上海站 東風(DF)11型柴油機車2

約2007年前後,京滬線(北京~上海)與浙贛線(杭州~株洲)已於2006年完成電化,韶山8/9型牽引的旅客列車增加;但上海機務段的DF11仍在滬徐線(上海~徐州)、滬蚌線(上海~蚌埠)以及上海~南京間持續運用。此後隨電力機車增備,DF11逐步調撥至其他擁有非電化幹線的鐵路局。

上海站 韶山(SS)7E型電力機車

上海站 韶山(SS)7E型電力機車1 上海站 韶山(SS)7E型電力機車2

韶山(SS)7E型承襲SS7(含7B/7C/7D)系譜,面向高速運轉的幹線旅客用交流電力機車。以大同電力機車(現・CRRC大同)為主製造,大連機車車輛亦有參與。軸式C–C(六動軸),定格功率約4,800kW,最高運轉速度170km/h。針對幹線運用優化主迴路與輔機配置,並透過機器配置檢討、主變壓器改良、分散式計算機網路與輔助變流器的採用,提升維修性與可靠性。

上海站 韶山(SS)8型電力機車

上海站 韶山(SS)8型電力機車1 上海站 韶山(SS)8型電力機車2

韶山(SS)8型為1990年代為準高速幹線旅客牽引所開發的交流電力機車,軸式Bo–Bo(四動軸)。由株洲電力機車廠(現・CRRC株洲)設計製造,1994年問世、增備至約2001年。定格功率約3,600kW,最高運轉速度170km/h。作為中國在來線高速化初期的主力客運電機,對後續SS9型與CRH時代的旅客電機高性能化有重要承接作用。

上海地鐵龍漕路站 電車

上海地鐵龍漕路站 電車1

上海地鐵3號線採軌距1435mm、架空線直流1500V之供電方式,自江楊北路站連至上海南站,長約40.3km。該線使用的02A型列車由上海地鐵車輛工廠(現・上海地鐵車輛裝備有限公司)製造,採鋁合金車體與VVVF變頻控制。2007年時尚未設置月台門;目前全線已配備半高式欄柵(APG),由於3號線多為高架區間,為確保通風而未採全高式月台門。

▲ 回至頁首